雖然我和程式宅先生都是華人,也都有中文名字,但新加坡的姓氏唸法與拼法和台灣不同,通常都是以鄉音為主。像是台灣常見的吳(Wu),在新加坡可能是念吳(Goh);而黃(Huang),在新加坡可能是念黃(Wong),更多有趣的姓氏念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除此之外,新加坡華人的全名可能會包含中英文,比如說王小明的英文名字是 Eric 好了,他的正式英文名可能就會是 Ong Xiao Ming, Eric。

因為姓名拼法跟組成的差異,當我們想幫小孩辦英文戶籍資料與台灣護照的時候,遇到了大難題。因為一般來說,我們的英文拼音只能從四種拼音系統中選擇(即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威妥瑪(WG)拼音、國音第二式拼音,另可參考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有外文姓名中譯英系統)。雖然說

在諮詢戶政跟領務局的工作人員之後,了解到如果要使用其他拼音系統或是英文名字,就必須要有其他證明文件證明小孩的英文姓名。證明文件可以是小孩的其他國籍的護照,或是英文出生證明。所以我們當時就辦了小孩的英文出生證明,再用英文出生證明就順利辦到的台灣護照。拿到護照就可以用護照去戶所申請英文戶政文件。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使用領務局的個人申辦護照網路填表及預約系統填寫個人資料的時候,因為台灣英文姓名的固定格式是「姓, 名」,所以如果你的外文名字裡面有逗點的話,是沒辦法輸入到系統中的。實際的解法是,去現場繳交資料的時候,工作人員可以幫你改正 XD。

以上。

Comments & Feedback